作者:紅餐網 時間:2023-07-03 08:56:59 瀏覽次數:
這家開了30多年的粵菜老字號,門店幾乎每天都爆滿排隊。來幫襯的既有廣州街坊,也有各地食客,其生意長虹的秘訣究竟是什么?
都說食在廣州,怎么才能找到地道的粵菜味道呢?跟著老廣街坊的足跡,是個討巧的做法。
在廣州荔灣有這么一家粵菜老字號,開了30多年,藏著不少廣州街坊一家三代都鐘情的味道,它便是粵·向群飯店。
“只有吃過這家店,才算是真正吃過粵式家常菜。”不少食客在向群飯店的大眾點評上留下類似的評價。也正是由于大眾點評等線上渠道的擴圈效應,慕名來到向群飯店的食客早已不只是本地街坊,無論是老店還是新開的分店,幾乎每天都爆滿排隊。
6月27日,粵·向群飯店再度入選大眾點評必吃榜,借此機會紅餐網專訪了粵•向群飯店第二代主理人張劍煒和郭子能,聊了聊這個粵菜老店爆火30多年的秘訣。
向群飯店,爆火30多年的秘訣
向群飯店的火爆人氣為何能持續30多年?主理人們列舉了經常出現在向群飯店的一個場景。
30年前,50后、60后們帶著父母以及還是孩子的80、90后來向群吃飯;如今,80、90后們長大了,他們也帶著父母以及還是孩子的00后們來向群吃飯,正如當年一樣。
讓不同年代的食客都能滿意,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談到其中的“秘訣”,向群主理人強調的最多的就是“做好傳承,做好自己”。
怎么理解?在隨后的采訪中,紅餐網提煉出了幾個關鍵點,比如堅持新鮮現做,拒絕預制菜;平價菜式的堅守與創新;菜品品質、味道的高標準化等等。
“向群,就是面向群眾的意思,所以新鮮的食材,地道的味道,優惠的價格,是我們一定要堅持的。”向群主理人表示。
現在,向群的采購團隊依舊延續著父輩們的做法,早上五六點鐘就去市場采購食材,再回到店里進行分揀加工,所有菜式都必須是當天新鮮現做,拒絕任何預制產品。
向群主理人認為,粵菜講究的就是把最新鮮的食材,用地道的烹飪技法,形成最本真的味道呈現給客人。在父輩的多年教導下,向群一直堅定拒絕預制菜和半成品。
“必須配備足夠的人手,才能堅持味道與品質。”當然,拒絕預制菜也意味著重人力的運營模式,向群內部對此早已達成共識。
比如粵·向群飯店(信達金茂店),面積大約有1400平米,集合了啫檔、水吧、甜品、刺身、西餐等部門,一共配備了約110人規模的團隊來運作。
如何堅持優惠的價格?向群主理人給出的答案是翻臺率。比如,中高端餐廳一個菜心的價格可能要賣到88元左右的價位,而向群飯店只賣三四十元。高品質的菜式搭配優惠的價格,讓餐廳經常排隊爆滿,火爆的銷量保障了向群薄利多銷的模式。
談到菜品菜式的堅守與創新,向群主理人表示,向群的研發團隊一直在研究如何將經典粵菜與年輕一代用戶喜愛的創新方式相結合,讓一家幾代人都能在向群找到自己喜愛的味道。
以士多啤梨咕嚕肉為例,傳統的咕嚕肉一般選用五花肉或肥肉,加上糖醋汁制成的外皮包裹而成。
向群團隊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來重構這道菜,首先用豬頸肉替代了傳統的肥肉,外皮還原傳統的酥脆做法,用草莓果汁調配的秘制醬汁替代傳統的糖醋汁,再點綴一些草莓粒、青瓜粒。
擺盤也摒棄了原本的陶瓷餐具,而是用玻璃器皿呈現,整體兼顧了傳統與創新,推向市場后很快便成為各年齡段客人都喜愛的一道新菜式。
這種傳統與創新的碰撞,幾乎體現在向群的每一道菜式上,也貫穿向群的各個發展階段。
如今,向群已開出多家分店,如何保證食客在每一家店吃到的都是同樣的味道?向群向群主理人介紹了一個做法,就是持續近半年的“魔鬼式集訓”。
向群的每一家分店,在開店之前都會提前半年讓廚師團隊參加集訓,由核心的研發團隊進行指導和培訓,針對食材用量、醬汁調配、制作工序手法等環節進行標準化的“魔鬼式訓練”。內部對菜式味道、出品等維度達成統一標準后,才會開業面向市場。
除了修煉內功外,借力外部渠道也是向群發展很重要的一環。在數字化時代,向群主理人能也著重強調了線上平臺和流量給向群創造的新機遇,正是由于擁抱了互聯網,向群才能持續出圈,迎來全國各地的食客。
在互聯網上,繼續出圈
說到擁抱線上平臺,不得不提到大眾點評。粵·向群飯店(龍津路總店)在大眾點評的展示頁面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標簽,“收錄19年”。
要知道,大眾點評發展至今也才20年的光景,也就是說,向群飯店幾乎是最早一批收錄于平臺的老字號。
談及當年的觸網契機,向群主理人直言向群是被大眾點評的用戶真實點評所吸引。通過大眾點評,向群能直觀地看到用戶的反饋。另一方面,互聯網作為新興事物,受眾更多是年輕一代的用戶,借助互聯網向群能與更多年輕用戶產生連接。
“我們經常跟團隊成員說,大家要多看大眾點評,那是客人們最直觀的意見反饋。真實的用戶反饋能更好地幫助門店經營發展。”向群主理人介紹稱,向群團隊建了一個溝通群,大家發現用戶的差評都會隨時轉到群里,然后再開會研究如何解決、如何避免等等。
對于向群而言,美團、大眾點評這類線上平臺帶來的重要價值不僅僅是用戶的真實點評,還有外賣、到店團購等新銷售渠道。
說起美團外賣,向群主理人分享了一個向群在疫情暫停堂食后化解危機的故事。
“我們有的門店原本只做堂食的,完全沒有鋪設外賣渠道,疫情期間突然暫停了堂食,對我們的沖擊很沉重。”重壓之下是美團外賣緩解了向群的燃眉之急。
決定新增外賣渠道后,向群團隊迅速聯系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平臺也幫助向群很快搭建好了外賣入口。
針對外賣場景,向群也做了精心的設計。比如打造了專門的簡餐式套餐,以及滿足一人食、雙人餐等需求推出的“半份菜”產品,像半份菜心、半份咕嚕肉等,讓用戶有更多的選擇。
以剛剛那個堂食門店為例,外賣上線的第一天就接到了60多個訂單,第二天則暴增到250多單,第三天激增到了500多單,已經接近門店滿負荷運作的程度,所有員工都回歸崗位,打包、對單、騎手對接等等,按照外賣模式分配職責。
爆滿的外賣訂單為向群提供了強大的經營支撐,讓其順利挺過了艱難時刻。到店團購以及大眾點評榜單等,則為向群帶來了不少新客。
“很多時候新客人來了,我們還會主動讓他們到美團、大眾點評上選購優惠套餐。”向群主理人表示,無論顧客是通過大眾點評的口碑推薦來的,還是其他途徑來打卡體驗,向群都會主動向其推薦美團、點評平臺上已上線的優惠套餐。今年“必吃榜”發榜后,向群還在大眾點評上線了“必吃套餐”。
“我們店的必吃套餐基本包括了所有招牌菜,蔥油淋雞、士多啤梨咕嚕肉、手工菜心……好東西分享給大家才是真的好。” 向群主理人認為,通過高性價比的必吃套餐,餐廳既可以回饋老客人,又能使得新客人成為回頭客,從而形成正向循環。
“雞肉爽滑有彈性,雞骨都有香甜味,雞皮爽口,不愧是招牌菜。”“看了‘必吃榜’來的,咕嚕肉外脆里嫩,肥瘦相間,肉質有彈性,推薦!”在大眾點評上,看了榜單來向群飯店打卡的食客,紛紛點贊店內招牌菜。
這些團餐的精神是將本店最好的招牌菜給客人,讓客人真正感受向群的品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的產品讓客人有一次美好的體驗,會帶來更多的新顧客,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也是向群30年的精神核心所在。
談及此次再度入選大眾點評必吃榜,向群主理人表示向群已經連續5年都有門店上榜,榜單對于品牌有著十分明顯的引流作用,讓向群有機會面向全國各地更多的用戶進行展示,吸引更多的客人來光顧和體驗。
向群主理人表示,與美團、大眾點評合作多年,看到了線上平臺為餐飲商家帶來的價值,對未來的進一步合作共贏也更有信心。
更多的“向群飯店”,在必吃榜找到增量
實際上,在大眾點評必吃榜上,還有許多與“向群飯店”類似的餐飲品牌故事。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在今年的上榜商家中,有374家餐廳開業時間在10年以上,有109家餐廳已上榜5年以上。
據了解,2023年是“必吃榜”發榜的第7年,已有近7億用戶使用了“必吃榜”來探索美食好店。所以今年,大眾點評在“好吃、不貴、體驗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榜單的發現感。
數據顯示,此次“必吃榜”有近一半商戶為新上榜餐廳,非連鎖煙火小店占比近40%。
大眾點評總經理俞建林介紹稱,榜單多年來一直堅持公平公正,不采納人為提名,不受合作影響,所有評判維度均源自上億條用戶評價。今年“必吃榜”從1400萬商家中評選了2062家“消費者真覺得好吃”的餐廳,非合作商戶占比近26%,超過10%的商戶入駐平臺僅一年就成功登榜。
“我們門店沒做過合作和推廣,但還是上榜了,挺驚喜的。”杭州蜜桃餐廳經理費麗表示。也正是因為這份純粹,必吃榜成功塑造出了公信力,消費者才會愛看,對商戶的生意才更有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信力的基礎上,“必吃榜”還通過線上流量扶持、數字化經營指導等措施,持續助力實體餐飲門店。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2022年首次上榜商戶的線上瀏覽量提升56%,門店線上訂單量較上榜前增長21%。2023年“必吃榜”入圍名單公布后,入圍商戶的線上訂單量14天環比增幅超過20%。
長沙五十七度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汪崢嶸就表示,公司旗下“吃飯皇帝大(長沙解放西店)”,曾在登上“必吃榜”的第二個星期,營業額就在原來最高紀錄的基礎上,再增長了50%。
粵·向群飯店同樣如此,介紹稱,入選大眾點評“必吃榜”后,大眾點評渠道的客流量迅速增長了超20%以上。最直觀的感受應該就是排隊的用戶、到店選擇團購套餐的用戶都越來越多了。
許多首次來消費的新用戶,也為商家擴大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培養更多精準的復購用戶群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張劍煒和郭子能坦言,“必吃榜”背后是廣大用戶的認可,這讓團隊越來越有信心和干勁。同時,他們也強調 ,長久的高人氣,必然離不開品牌持續的努力沉淀,“做好自己的理念,團隊自身持續不斷地付出與堅守,才是品牌不斷發展的核心所在,也是連接線上平臺后能取得更好效果的關鍵前提。”
END
CRFE2023北京國際連鎖加盟展覽會
展會時間
12月01日—03日
展會地點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
聯系電話:17812584189(劉佳)
參加報名電話
133-8115-6916
133-8115-6916
媒體合作QQ
2932564691
北京市朝陽區朝陽路69號院1號樓1-604室 100123
關注微信